挽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6章 休怪我不念姻親之情(上),紅樓帝業,挽鋮,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36章休怪我不念姻親之情(上)第12頁 賴嬤嬤急遣心腹下人往榮國府,叫賴大夫婦回家。 那下人一路快步走到榮國府,見了賴大家的,將“有天大的急事”六個字說得山響。 賴大家的聞得獨子歸家,賴嬤嬤傳召,又聽得這般言語,忙去總管房找賴大一同回去。 賴大放下了手頭事務,與賴大家的一徑趕回了賴家。 夫婦二人進了賴嬤嬤所居三間上房,見堂內僅有賴嬤嬤、賴尚榮二人,連個端茶遞水的丫鬟都不見蹤影。賴嬤嬤坐在填漆榻上,面色陰沉焦灼,也不抽水煙,手里撥弄著念珠。 賴大夫婦都心下忐忑,不約而同想到:“莫非榮兒此番下江南惹禍了?” 賴嬤嬤讓賴尚榮將事情對賴大夫婦說一番。 賴尚榮再次上演之前的一幕,跪倒在地,故作痛悔之態,將他謀奪薛家黃金之事及買清倌人景晴之事,又細細說了一遍。說罷再次故意伏地,哀聲說他一時糊涂,鑄成大錯,求祖母及父母庇護,若此事敗露,他遭禍是小,累及家里就是大了。 賴大聽罷,一張臉先青后白,指著兒子的手抖得如風中秋葉:“蠢材!天字第一號的蠢材!” 賴大這里罵的“蠢材”有三層含義: 其一,他恨賴尚榮貪了不能貪的。他深知那姜念并非可惹的人物,不像榮國府的賈母、賈政那般好糊弄的。 其二,若換做是他,此番謀奪的三千兩黃金,他至少能分得一千五百兩甚至一千八百兩,而不是只分得一千二百兩。 其三,他氣賴尚榮荒唐,竟要花八千兩雪花銀買個青樓的清倌人,且為此犯下了這么大的事兒。 賴大家的手里絞著帕子,強撐著對賴大勸道:“你且息怒,榮兒年輕不知輕重,又是頭一回下江南,才會受那王隆蠱惑,犯下這等大事兒。” 賴嬤嬤對賴大道:“事兒都做下了,現在罵他有何用?如今咱們該做的,是好好遮掩著!” 賴大聞言,嘆了口氣,捻著胡須沉思起來,那胡須在他指間繞來繞去,竟打了個結。 賴尚榮見狀,將自己早已想好的遮掩說辭,向賴嬤嬤、賴大夫婦細說了一番…… …… …… 熱辣辣的陽光將寧榮街的青石板曬得發燙,也晃得人睜不開眼。 姜念、元春同乘一輛馬車,由東街口進入了寧榮街。 陽光透過卷起窗簾的車窗,照在姜念棱角分明的臉上,襯得那對劍眉下的眸子愈發深邃。元春挨著他身側坐著,裙裾鋪展在猩猩氈車墊上,發間的點翠如意簪與耳上的明珠珰,都隨車輕輕晃動。 而此時,在賴大夫婦的陪同下,賴嬤嬤正乘著一頂小轎,由寧榮街的西街口來到榮國府大門外。走得汗流浹背的轎夫,將小轎停下,歪在轎中的賴嬤嬤,由賴大家的攙扶著下轎。 賴嬤嬤在榮國府體面不小,常坐小轎來榮國府。然而,她畢竟是榮國府的奴才,不便乘轎入府的,一般都是在大門外下轎。 賴嬤嬤、賴大夫婦忽見東邊有一輛馬車過來,旁邊還跟著騎馬的蒙雄等隨從,賴大一驚,忙對賴嬤嬤低聲提醒:“那是姜家的車架,多半是為了榮兒的事來的。”賴嬤嬤聞言也一驚。 姜家馬車來到了榮國府大門外,姜念通過卷起窗簾的車窗,看見了賴嬤嬤、賴大夫婦。見那賴嬤嬤頭戴累絲攢珠勒子,穿著緞衫,竟是有二三分賈母般的富貴之態。 賴嬤嬤、賴大夫婦都看見了姜念。賴大強自鎮定,走到馬車邊,蝦米似的彎著腰對著姜念,臉上笑容堆得比戲臺上的丑角還假,恭聲道:“姜姑爺來了,快請進府!” 姜念嘴角略彎了彎,劃出一抹淺笑,眼底卻似結了層冰碴子。 馬車載著姜念、元春,通過角門進了榮國府正院。 姜念下了馬車,元春依然坐在車內,馬車朝著內宅西路的賈母院而去。 賴嬤嬤見狀,忙拉著賴大家的,一起朝賈母院趕去,那老腿腳竟似比平日利索許多,鞋子踩著青石板路“噔噔”作響。 賴大留在原地,心里緊張,忌憚姜念,卻還要強撐著招待姜念。 …… …… 賴大引著姜念進了賈政外書房的一間接客房,屋內陳設清雅。 賴大滿臉堆笑,親自執壺斟茶,雙手捧至姜念跟前:“姜姑爺遠道而來,且吃杯茶潤潤喉。” 姜念卻端坐不動,目光淡淡掃過茶盞,并不伸手去接。 賴大雙手懸在半空,進退不得,只得干笑一聲,將茶盞輕輕擱在案上。 賴大將汗濕的手心在衣擺上蹭了蹭,心內如十五個吊桶打水:“這姜念年紀雖輕,威勢卻重,今日怕是難以善了……” 他壓下心頭惶恐,強自鎮定,搓了搓手,小心翼翼試探道:“姜姑爺此番與大姑娘同回府上,可是因薛家那三千兩黃金在運河上遭劫之事?” 姜念神色不動,不回答賴大的問題,只淡淡道:“賈璉可在家?若在,請他來見我。” 賴大聞言,心下一沉,又小心翼翼試探道:“姜姑爺,此事說來慚愧,犬子無能,未能護得薛家金子周全,以致遭了水匪劫掠……” 話未說完,姜念神色驟冷,目光如刃,沉聲道:“你沒資格與我談此事,叫賈璉來!” 賴大被心里一顫,臉上僵住,既尷尬又驚懼,心內既惱又恨,卻不敢發作,只得躬身道:“是……是,我這就去請璉二爺。” 退出房門后,賴大腳步虛浮,額上冷汗涔涔。 賴大準備去找賈璉,先在賈璉面前為自己的寶貝兒子辯解一番,然得知,賈璉此時正在鳳姐院里。哪怕賴大是榮國府的大總管,也不能擅入內宅深處的鳳姐院,他老婆則跟著賴嬤嬤去見賈母了。 賴大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連面上都不禁流露焦急擔憂之色,心內盼望著賴嬤嬤與賴大家的能說動賈母庇護。 …… …… 且說元春、賴嬤嬤、賴大家的,幾乎同時進了賈母院。 元春當著賈母、王夫人的面,將薛家三千兩黃金遭劫之事細說了一番,認為多半是賴尚榮勾結賊人謀奪了這筆金子,請賈母下令拿下賴嬤嬤、賴大夫婦及那賴尚榮一干人等,由姜念審訊……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136章休怪我不念姻親之情(上)第22頁 賴嬤嬤忙道:“老太太明鑒!我那孫子雖年輕莽撞,卻斷不敢行此大逆之事!這必是運河上的水匪所為,如何能冤枉了他……” 隨即,賴大家的根據賴尚榮傳授的說辭,為賴尚榮辯解了一番。 不出賴尚榮所料,賈母聽完,相信賴嬤嬤、賴大家的婆媳二人的說法,對元春道:“賴家那哥兒不至如此膽大妄為的。此事該是水匪劫掠,豈能僅因猜疑便拿下賴家人交由念哥兒審訊?若傳出去,豈不教人笑話咱們府上刻薄下人?” 元春見賈母不信,只得嘆道:“老太太若不肯依,大爺他……他便要直接報官府拿人了。” 賈母聞言,面色一沉,道:“你好歹是他的夫人,咱們府上何曾虧待過他?他縱不顧姻親之情,也該顧念你的體面,如何能這般行事!” 言罷,便命人去叫賈璉,讓賈璉去引姜念入榮慶堂說話。 …… …… 賈璉還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只是遵照賈母的命令,去外宅找姜念。行至總管房外,卻見賴大正在廊下踱步,神色惶惶。 賴大一見賈璉走來,忙迎上前道:“二爺可是去見姜姑爺的?” 賈璉點頭,問道:“他與大姑娘今日來府,所為何事?” 賴大遂將薛家三千兩黃金遭劫之事說了一番,又極力辯白道:“此事分明是水匪所為,只怕姜姑爺會怪罪到我那犬子身上。” 賈璉聽罷,亦是一驚——三千兩黃金,便是于他而言,亦是一筆巨款。 當即,賈璉與賴大一路行至賈政外書房。 見了姜念,賈璉便道:“聽聞薛家自江寧送了三千兩黃金進京,卻在運河上遭劫,此事當真?” 姜念淡淡道:“非是意外遭遇水匪,多半是賴尚榮勾結賊人謀奪。” 賈璉一時語塞,賴大忙道:“姜姑爺,此事冤枉啊……” 姜念厲聲打斷:“住口!我說過了的,你沒資格與我談此事!”轉而對賈璉道:“煩請璉兄即刻遣人去請岳丈盡快回府,我在此候著。” 賈璉尷尬道:“老太太命我來請你過去說話。” 姜念卻道:“你大妹妹已去榮慶堂見老太太了,我便暫且不去。待岳丈回府,我與岳丈一同去見老太太。” 賈璉見他神色冷峻,言語間寸步不讓,心下暗忖:“今日這姜念,怕是要在府上鬧一場了……” …… …… 賈璉遣了下人去請賈政盡快回府,自己便往賈母院中來。進了榮慶堂,見賈母端坐榻上呷茶,王夫人、元春坐在一旁,賴嬤嬤坐在杌子上,賴大家的垂手站在下首,屋內鴉雀無聲,顯是方才已有一番言語。 賈璉上前,將姜念要等賈政回府的話細細回了。 賈母聽罷,眉頭微蹙,手中茶盅一擱,道:“他既來了咱們府上,我又特意傳他來見,他便該先來見我,何必定要等二老爺回來?這般拿大,倒顯得咱們家沒個規矩了!”說罷,又命賈璉道:“你再去走一遭,就說我的話,讓他即刻過來。” 賈璉只得應了,退出榮慶堂。一路上暗自思忖:“這姜念今日恁般執拗,倒教我在中間作難。”及至見了姜念,將賈母的話傳達。 誰知姜念仍是神色淡淡,道:“璉兄不必再跑,我自有主張。待岳丈回府,必當一同去見老太太。”言罷竟轉身望向窗外,顯是不愿多談。 賈璉見狀,知難勸動,只得又折回榮慶堂。入內時,見賈母臉上已帶慍色,元春低頭絞著帕子,賴嬤嬤、賴大家的更是屏息靜氣,連大氣都不敢出。賈璉硬著頭皮回道:“老太太,他……他還是說要等二老爺……” 賈母氣得將奇楠香念珠往案上一擱,臉色陰沉著不說話。 元春尷尬不已,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王夫人面帶慍色。 賴嬤嬤與賴大家的交換了個眼色,俱是惴惴不安,心知此事愈鬧愈大,只怕難以收場。 堂上一時間靜得可怕。 賈母沉默之中,心下暗忖:“這姜念今日來者不善,怕是要在府上生事。”思及當年王子騰、賈珍皆因姜念遭禍,不免生出幾分忌憚。 沉吟片刻,賈母便對賈璉道:“去請你父親來我這兒。”暗想賈赦雖荒唐,到底是府上襲爵的大老爺,且曾做過官,官職可比姜念這個三等侍衛要高多了,有賈赦與賈政在場,料那姜念也不敢太過放肆。 賈璉領命,徑往賈赦院中來。 賈赦正摟著一個新買的小妾在吃酒取樂,另有一個幾月前買的小妾作陪,席間觥籌交錯,笑語喧嘩。 賈璉硬著頭皮進來,先請了安,然后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賈赦聽罷,將酒杯重重一擱,冷笑道:“好個狂徒!仗著自己有靠山,就在咱們府上拿大逞能起來了!” 說完,他便與賈璉一起前往榮慶堂。 邢夫人得知后,也好奇地跟了上來。 很快,事情在榮國府傳得沸沸揚揚。 林黛玉正與迎春、探春、惜春待在一起論詩,忽有丫鬟進來將事情說了一番。 迎春放下詩箋,嘆道:“怕是要有一場風波了!” 惜春冷笑道:“橫豎與咱們不相干。” 林黛玉默然不語。 探春抿了抿嘴唇,心中悄悄想著:“那一起子賴家人,都是貪婪肥幾的,若那姜姑爺此番能將他們整治了,倒是好事。” 李紈正在教賈蘭讀書,得知消息后,想著正好到了服侍賈母用晚膳的時間,于是以此為理由去榮慶堂,想看看此事究竟如何收場。 王熙鳳正在坐月子,聽聞此事,急得直拍炕沿:“偏生這會子動不得!”忙對平兒吩咐:“你快去榮慶堂瞧仔細了,然后來回我。”平兒應聲去了。 此時的榮國府內,姜念與賈璉在賈政外書房靜候,元春與眾榮國府主子齊聚榮慶堂。府中下人或屏聲靜氣,或悄聲議論。整個府邸籠罩著一股子詭異的氣氛。 姜念、賈璉忽聽得外頭一陣腳步聲,有門房來報:“二老爺回府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