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槍依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61、硝石,快婿,我的長槍依在,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在代軍那,完全不存在此問題。 他們的鐵索騎兵一旦發起進攻,完全沒法后退,也難以改變方向路線。 地雷戰術幾乎是全克制他們的。 不過其中還有很多事需要盡快去試驗和解決。 而且代軍中的線人又送來第二批情報,直接由中陽縣一位都頭昨晚送來。 密談之后才知道他居然是武德司安插在中陽縣的人。 他告訴趙立寬兩個北面線人帶來的秘密信息,其一是代軍那邊所有的高層統帥以及總體部署。 明面上是代國的五歲小國主御駕親征,實際上是代國的太后史衛風和史云兄妹兩主持局面。 代國兩個最有權勢的親王,秦王李光斗、齊王李光業是最有權勢的統兵大將,分統代國左右廂九大軍司兵馬,相當于全國地方兵。 而與周國禁軍才是主力不同,代國地方軍才是主力。 齊王李光業率軍三萬左右在北面圍困府州,南面兵力是秦王李光斗的左廂五軍司兵馬加上代國禁軍兵馬,大體在七萬人左右。 其二則是強調代軍的決策很可能是圍點打援,讓他們北上時千萬小心。 其三則是說代軍中有白隼兵五千,是世代選拔繼承的精銳,他們是代國從小培養的死士,待遇優渥,不事耕種漁牧。 戰場上人馬具甲,鐵索相連,兇悍不懼死,有五千人左右,是代軍精銳中的精銳,遇到要千萬小心。 這些信息都非常珍貴,趙立寬當時就覺得這些白隼兵有春秋戰國時養死士的感覺。 如果能打掉他們,肯定會對代軍的整體士氣造成極大打擊。 趙立寬下午就跟著縣丞來到城里硝石商那看貨。 當商人從縣丞那得知他的身份后忙得倒身下拜。 趙立寬叫免禮,直接讓他把貨拿出來看看。 商人不敢耽擱,趙立寬仔細看后越發高興,因為這些貨制成上佳,不愧是專業的,比他們當初自己在郡王府搗鼓的好太多。 于是問:“你有多少貨?” 商人小心回答:“二百斤,大將軍全要嗎………………” “還有別家賣這個嗎?”趙立寬急著問。 “啊,這個”商人猶猶豫豫:“大帥覺得我這批貨如何,價錢上都好說。 趙立寬皺眉:“問什么說什么?!?/br> “是是是!”商人驚慌道:“報告大將軍,我知道的就還有十來家,貨全積壓在城里?!?/br> 趙立寬招手,對身邊趙三道:“你帶十個人跟他去,把所有賣硝石的商家都叫來,只要貨好的我全要?!?/br> 趙三拱手:“諾!” 隨后他又回頭對硝石商人道:“多去叫,每叫來一家有貨的,我賞你一吊錢。” 商人大喜,連聲謝恩,隨后麻溜的和趙三去找人了。 趙立寬給他賞錢是怕這家伙怕自己家的貨賣不出去故意不把人全找來。 硝石是火藥制備中占比最高的材料,有多少他要多少。 至于錢,不只是他從家里帶來的。 還有一筆橫財。 足足三萬兩,居然是衛親王送來資軍的。 原本要資助給北面統帥大軍的趙種,但趙種戰敗生死未卜,于是就落到同為禁軍統帥的岳懷興手中。 難怪岳懷興膽氣那么壯,是因為他手中有三萬兩。 他被誅殺后,侍衛軍司見識了大帥的手段也不敢動,如實運了過來。 既然是資軍之用,理所應當就交到他這個西北諸軍統帥手中。 他們也曾收到圣旨,讓將這筆錢交給西北安撫制置大使處置。 原來這也是岳懷興才見面就對他火氣那么大,叫他來拖拖拉拉不來的主要原因之一。 手里三萬兩要交出去他怎么都不愿意。 用衛王的錢給自己打仗。 趙立寬都覺得自己是在做夢,但使起來是真爽,還有比花敵人的錢更爽快的事嗎! 那不等同于牛頭人嗎。 到下午,三十多家硝石商集中過來,總共湊出來一千二百多斤質量過關的硝石。 硝石商人們一開始緊張害怕,還以為官家要吞他們的財貨。 但聽說是買之后又感激涕零,一個個激動萬分。 他們已被封鎖城中二十多天,貨出不了城,一個個愁眉苦臉,以為要砸在手里,沒想如今居然全賣出去了,價格還是公道價。 趙立寬收買好后,火速找來軍中的工兵,又征用衙門官署的后院去制備火藥。 第二天早上,侯景等再次回報,敵軍河谷中扎營的部隊,又往南推進二十里。 現在距離中央縣城只有三十里。 這種舉動越發讓趙立寬覺得他們是在誘敵,一面令抓緊修筑城防工事,一面令斥候再探再報,同時不要理會他們。 他現在還在等其他兩支部隊行動。 而被圍困的梁州城,他實在無能為力 趙立寬往北嘆口氣,只能咬牙讓他們自求多福。 他不是不想救,而是不能貿然去救,慈不學兵,到他這個位置,必須為所有麾下將士負責。 他曾經看過一個訪談節目,一位八十多歲的抗美援朝老將領一面哭一面講述的故事。 當時他們一個班的士兵被圍困在山崖上,全團都請命要去救,可他咬牙斷然拒絕所有人不讓救。 因為那是敵人的陷阱,故意暫不進攻,就是想讓他們派人去救,然后打援軍。 如果他松口,說不定還要死更多人,最后就這么眼睜睜看著山頭上的十幾人全軍覆沒,只有幾人跳崖求生,奇跡般活下來。 老將軍說起這事的時候淚流滿面,自責一輩子,說一輩子忘不了他下令害死的戰友。 可如果讓他再來一次,還是會下令不能救。 這就是慈不掌兵的意義。 將領不能意氣用事,因為要為麾下成千上萬的生命負責。 時刻要做出符合理性而非符合人性的決定。 二月初三,當地向導也招募完畢,足有三十二人,都是當地老練的獵戶。 趙立寬給他們每人十吊錢,又派人去家里慰問,送了酒肉禮品,也記住他們家的位置。 隨后令他們各領軍中斥候,不走河谷大道,而是從河谷兩邊的大山上往北摸索,去探查敵人的動向。 從山上看河谷里的情況,居高臨下能更加一覽無余。 并囑咐他們,盡量往北摸,最好能到郭家村那一帶。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快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我的長槍依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的長槍依在并收藏快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