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王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小兵王2,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12頁 徐晨叉手作揖道:“此三種嘉禾皆自海藩佛郎機舶來。” 東叔捻須蹙眉道:“你所言土豆,紅薯,玉米諸物,老夫從未耳聞,我大明幅員二京十三省,疆域何啻萬里?賢侄欲使老朽效精衛銜木,窮搜天下乎?“言罷以手叩桌,青瓷盞中龍井泛起漣漪。 徐晨道:“侄兒知道這三種作物在京師和天津衛都有種植,聽說這兩年禮部徐侍郎在天津衛屯墾種植的土豆和紅薯,還請東叔您重視,這三種作物,耐干旱,產量大,不挑剔,是救陜西與水火的神種。” 徐晨自袖中取出圖卷,但見薯蕷藤蔓、玉蜀黍穗首皆纖毫畢現,旁注小楷詳述節氣墑情。 東叔沉吟良久,忽擊節嘆曰:“善哉!老夫當修書三原溫氏,彼在宣大經營百年,商隊直抵九邊。然“話鋒陡轉:“可知嘉靖三十七年,嚴分宜欲引占城稻種?戶部耗銀三萬兩,卒為宵小所誤!“ 徐晨皺著眉頭想東叔的意思,這是讓自己不在前往不謀其政? 東叔忽展笑顏:“幸得侄兒你的《英雄記》話本,晉商子弟皆以關圣弟子自居,明日便遣快馬至太原會館,旬月當有佳音。“ 和東叔商議完購買三種作物之后,徐凡在小武帶領下找到了米脂縣一個鐵匠鋪當中。 “大鐵錘,俺給你帶生意來了。”而后小五又對徐晨道:“先生,大鐵錘是米脂縣最好的鐵匠,刀槍劍戟十八般武器全部能打造,鐵盔,鐵甲也不在話下。” 明初曾嚴格限制民間冶鐵,后期逐漸放松,現在大明是官營與私營并存,官營鐵廠最著名的就是遵化鐵廠,主要供應軍事和官方需求,而民營鐵器則更多用于農具,鐵器。 但米脂縣有其特殊屬性,米脂地處陜北,臨近明長城防線,隸屬大明“九邊”之一的延綏鎮,軍事需求較大,民間的鐵匠鋪也會承接軍隊的訂單,所以在米脂縣的民間鐵匠鋪也會打造武器。 徐晨拿出自己畫的素描道:“我想要打造壓水井,鐵錘師傅您看看和一丈長的鐵管,一分的厚度,要堅固耐用,承得住沖擊力,還有這種可以把土刨出來的鉆頭,,要具有韌性又要堅固,最好用百煉鋼打造 大鐵錘看著徐晨畫的圖紙,眉頭緊皺,總共幾張圖紙,但這些東西它全沒有見過不說,難度卻是一個比一個大,只有幾個鐵餅是簡單的。 他無奈道:“這位先生,您這都是新東西,結構太復雜,難度非常大,即便最簡單的壓水井,也要二兩銀子,如果鐵管按照先生圖紙上的一比一打造,一分的厚度,三寸的口徑,一丈的長度,這鐵管最起碼要重四十斤,光鐵的價格就一兩銀子,還有這種復雜的螺紋,還沒有縫隙,這最少要十兩銀子,至于這個鉆頭,某家真沒有這個本身打造。” 大鐵錘慚愧道:“先生最好是去省城西安,那里有高爐,可以把鐵煉制成鐵水,用沙模型制造先生要的鐵器。” 徐晨有的傻眼了,他萬萬沒想到連個鐵管,鉆頭在大明都是高技術產品,大鐵錘只能打造出壓水井,但沒有鉆頭打通水脈,光靠壓水井四周的地下水,那也只能解決一家用水的問題,澆地是想都不用想,甚至鐵管的價格如此高昂,壓水井的造價比磚石井的造價都高,遭受旱災的農戶根本用不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8章,想當然了,大明不缺技術,缺市場第22頁 大鐵錘想了想道:“先生這些鐵器是用來打井的吧?” 徐晨點點頭道:“我看米脂旱災嚴重,就想為鄉人打造水井,解決田地澆灌的問題。” 大鐵錘愕然道:“蜀中自貢也有打造卓筒井和先生很像,但他們打的是鹽井,圜刃鉆頭破碎巖石,一個這樣的鉆頭就有幾百斤,據說連山都可以鑿穿,但打造一個這樣的鉆頭成本高達上百兩,當蜀人打出來的鹽井,一年也能賺幾千兩,他們這樣打井是劃算的,但我們米脂打水井用不起這樣的方法。” 這個時候徐成才意識到自己有點想當然了,這個時代有卓筒井能打到上千米深度,這和壓水井就沒有區別了,之所以沒有普及開,就是因為成本太高了,像他這樣壓水井,不是沒有技術,而是沒有市場,普通的百姓不要說打造卓筒,就算是租一套這樣的設備也租不起啊。 徐晨想了想道:“麻煩鐵錘師傅打造一個壓水井井頭,兩根鐵管,一個30斤的錘,這十兩銀子是定金。” 這可是一個大生意,大鐵錘高興的接過這定金道:“十日后,先生可以來提貨。” 天啟5年(1625),六月二十八日,米脂縣。 天還沒有亮,徐晨就起身,開始在廚房煮粥,小五也來廚房幫忙,兩人分工明確,小五燒火,徐晨煮粥。 小五道:“您學問的人,這種粗活就交給俺。” 徐晨搖頭道:“這也是我的一份心意。” 本來這種事情可以交給米脂縣衙,但徐晨是后世人,互聯網讓他了解太多了,知道這種事情還是親自動手的好,要不然自己的好意,還不知道會落在哪些王八羔子手中。 就這樣徐晨和小五煮了一個時辰,煮了四桶稠粥。 這個時候東叔也起身了,他看著忙碌的徐晨道:“你是名士,這些瑣碎事情交給下人就是了。” 徐晨笑道:“這是積功德的事情,怎么能全部交給其他人。” 而后徐晨和小五兩人把粥綁在一輛獨輪車上,正好一遍兩桶,蓋住之后,徐晨和小五打算離開。 但東叔拉住徐晨道:“你也打算去施粥?” 徐晨點點頭。 東叔拽住徐晨衣袖急道:“城外流民洶洶,餓殍遍野,恐生變亂。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你身負文脈,豈可輕涉險地?“忽壓低聲音:“汝不見天啟二年白蓮教亂?饑民易子而食,觀音土脹斃者填塞溝壑!“ 徐晨笑道:“我這是施粥,哪里會有危險,而且我也帶來槍。” 東叔已慍色上臉:“汝持短銃如稚童持杵,安能鎮虎狼之眾?“ 現在徐晨是他書鋪的支柱,這大半年時間,他的書鋪靠著徐晨的小說就賺了上萬兩銀子,他可不敢讓徐晨有任何損失。 小五拍一下自己胸脯道:“先生,這事就交給俺吧,俺保證會讓先生的粥都進流民的肚子里。” 徐晨道:“遇事不妙,我會保護好自己。寫小說就要結交生活記錄寫小說要見識三教九流之人,我下部《英雄記》打算講黃巾起義的故事,所以想要了解流民的狀態,積累素材。” 東叔這才被說服,但他還是派遣了張大,趙叔兩個伙計來保護徐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小兵王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兵王2并收藏明末,從西北再造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