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神医小农民在线阅读,花季的安妮在线阅读,大唐乘风录在线阅读,黑道悲情3在线阅读

小魚兒慢慢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狂妄桀驁,為變法,我視死如歸,小魚兒慢慢游,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72章狂妄桀驁第12頁
見王小仙兄妹三人到了,一眾學生紛紛都對著他們或是點頭,或是拱手示意,其中甚至也不乏有些討好之意。
畢竟,菱湖,哦不,現在應該叫玄武湖了,竣工的時候大家都是見過面的,雖然大家現在都是同學了,但誰都知道王小仙和別人是不一樣的,人家本來就是官身,明年科舉的時候是要去參加鎖廳的。
鎖廳的通過率本來就是遠遠高于科舉,還不糊名,底線上來說,王小仙幾乎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進士了。
更別說,人家還有官家的御賜寶劍了。
卻見那龔原也是朝王小仙微微點頭,王小仙對他抱拳拱手,而后,卻是大聲地反駁陸佃道:“迂腐!鄭玄就字解字,何信之有?
老師曾言:‘先王所以理財者,非務利入也,蓋以利民也!以利民則國用亦足!’這才是直抵本心!那一點小息,既是維持泉府運行所需,同時也使借貸者不致輕視官本”
“此為‘有制’,更是‘利民生’之實!若無此息,泉府如何長久?民無規矩可依,貪冒濫用者眾,豈不是害了想正經借貸營生之民?‘蓋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有周轉之效、生利之能,方是長久利民之道!”
龔原說完,一旁,卻是又有學生開始接話,互相之間你一言,我一語,這個引用管子,那個引用孟子,儼然就是一場辯論大會,王娟不知從哪里拿出來一把葵花籽,還跑過來分給了他們一點,一邊嗑瓜子,一邊看辯論么。
王雱則是正襟危坐,看得特別認真,時而點頭附和,時而搖頭表示不太認同,但卻是并不開口說話。
王小仙見王娟的面色潮紅,儼然是非常的興奮,卻是不禁暗想:【怪不得她那么喜歡辯論和鍵政】
王娟:“這些人又在辯這個,一篇泉府,都快被他們給翻爛了,我都聽了好多次了。”
所謂的泉府說白了就是個引子,這些人辯論的實質,其實就是未來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說到底也只有一個意思:朝廷給老百姓貸款,是否需要收取利息?如果收取了利息的話,收取多少才合適?具體又要怎么執行呢?
其實在大宋,頂尖的學院學府和普通的府學縣學區別就在這里,普通的學院學府主要還是在以經義為主,不說是皓首窮經,也是尋章摘句居多,偶爾議論時政,往往也議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似鐘山學院這種全大宋都數一數二的頂尖學府,真的去討論經意已經很少了,其學生也早已經脫離了我注六經的范疇,而是真正的六經注我。
從“讀書是為了理解圣人的意思”,變成了“圣人說過的話是為我服務”。
這學校幾乎就不教經義,那玩意回家自己看去,聊的全是時政問題,全是最尖銳,最前沿的問題,甚至可能和朝堂上諸公們探討的問題差別就不大了。
王小仙扭過頭,問王小虎:“你怎么也不跟他們一塊辯論?”
“我?啊我……我……學識,還是不夠,我,我還在學習的階段。”
說著,王小虎有些沮喪地低下了頭。
有一種,縣城里的學霸好不容易破格考進清華,面對同班同學的全英文模擬外交論壇自慚形穢的既視感。
“怎么想的就怎么說,鍵政么,關鍵是你得敢鍵,學習是一方面,自信是另一方面,被人給懟回來了,如果你心服口服,那代表你多了一個知識,如果你心里不服只是嘴笨說不上來,那就去查資料尋找反駁他的話語,一直當個聽眾,又能有多大進步?”
“況且你也不要妄自菲薄,他們有他們的優勢,你也有你的優勢,王公既然收了你做學生,自然便也有你的過人之處,如若不然,難道光是靠我的面子么?這中山書院,難道只是靠面子就能進得來的地方么?”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第72章狂妄桀驁第22頁
“我有……我的優勢?”
“跟這些人相比,你的劣勢是很明顯的,那就是你讀的書實在是太少了,說白了你也就啃了六經么,他們這些人可能過了蒙學之后就不怎么看那東西了,更甚至可能他們中有些人壓根就不打算考科舉,而是可以靠蒙蔭來當官,從小什么雜書都看過了。”
“比見識,那你就更不行了,你跟他們辯論,不要掉進他們的節奏里去,那叫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然而你要知道,這是哪?這是鐘山書院,是學習新學的地方,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既然祖宗都不足法了,干嘛還從故紙堆里找典故呢?”
“你記住,圣人跟我想的一樣的時候,這叫做標準答案,你可以拿來直接用,可圣人的話和你想的不一樣的時候,他孔老二懂個屁的政治?
你得先拿出這樣的氣魄才行,先有一套你自己的答案,再想辦法從圣人之言里找一段,歪曲圣人的意思給你自己注解,這才叫六經注我,做王公的學生,沒有這樣的氣魄,他收你做什么?”
王小仙今天是第一天來,又是江寧的風云人物,他一來,本來大家的注意力就都在他身上,一番話雖說是說給自家弟弟的,可說完的時候整個辯論會卻是都已經停了。
直說得學院眾人呆若木雞的瞅著他。
王小仙卻是并不將此當一回事兒,而是繼續對王小虎道:“你的優勢是什么?其一,是你來自于市井底層,你不一定知道朝廷的政策是怎么執行的,卻知道這些政策是怎么落在老百姓的頭上的,
你要學會用最樸素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你作為一個開茶館的,你認為這青苗法是善政還是惡政?你覺得來你茶館里喝茶的那些人,他們會覺得這是善政還是惡政?”
“其二,你是我的弟弟,從小也是被我給擼大的,說句不自謙的話,你別看你哥我也只是一個明經,但要論眼界的高度,這世上沒幾個能強得過我的,跟著我耳濡目染,難道就沒有一點高屋建瓴的想法么?”
王小虎聞言若有所思,不過很快的,卻是又苦笑了起來,只因為此時書院中所有的目光都瞅著他們,實是讓他覺得頗為難受,特不自在。
龔原卻是突然爽朗地哈哈大笑,道:“好!不愧是敢以九品官身,逼迫富相都罷相了的王介白,好狂妄,也好魄力,為兄履任江寧,也有一月有余了,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與介白好好交流一番,甚是遺憾啊,介白以為,我與農師誰對誰錯呢?朝廷將錢糧借貸給百姓,又是否應該收取利息呢?”
王小仙扭過頭問王小虎:“你是贊同的還是不贊同的?”
“哥,還是你說吧,我,我學習學習,我自己還沒有想好。”
“切”
王小仙撇了撇嘴。
“還是介白來說說吧,允中在書院學習甚久,他的想法,咱們大家大抵上也是知道的,反倒是介白你初來乍到,咱們大家可是都想聽你的高論呢。”
王小仙笑著搖了搖頭道:“問我么,嗯……我覺得,你們兩個說得都是狗屁,青苗法分明就是惡法,收不收利息,收多少利息,都是狗屁,我知道,這破法在許多地方都已經試過了,但那是因為沒碰上我。
碰上我這樣的,這青苗法是善是惡,就不由官府做主了,這法本質上是地方官府和地方豪強的博弈,我若來做豪強,青苗法便可為我所用,因此,此法若是要施行的話,兩成利息太少了,兩倍吧,甚至十倍利,也未必不能賺回來,否則,不如不做。”
“至于說泉府,一千年前的東西還有個鳥的參考價值?我還以為新學能有多新呢,還不是捧著故紙胡言亂語,你們兩個真的是王公最得意的弟子么?就這?那看來王公所謂的新學,新法,也都不過如此。”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軍事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