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二章 毛大帥,你怎麼能這樣?,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32章毛大帥,你怎麼能這樣? 皮島大寨張燈結彩,到處掛著紅燈籠,貼著紅色喜字,觸目之處都是紅色。 官兵們也紛紛插花掛紅,喜氣洋洋。 在大寨行司衙門前的空地,擺著幾十張桌子,二三十名士兵在擺碗筷,遠處飄來豬肉羊肉的香味。 毛文龍要納妾,成親就在今日,現在他忙著籌備婚禮,準備拜堂成親,所以脫不開身來接孫傳庭。 納妾? 孫傳庭知道毛文龍妻妾在遼陽被建奴殺光了,現在他又是朝廷一品大員(左軍左都督),納個妾不足為道。 同時納兩個妾,小意思,也不叫事。 什麼? 其中一個妾是毛大帥好友陳繼盛之女,另一個妾是毛大帥另一位舊友沈世魁之女。 兩人原本都是商賈,販運人參皮毛于遼東丶山東和江南之間。 遼東壞事,兩人流離失所,后跟著毛文龍敗軍逃到皮島,協助他開鎮東江。 現在陳繼盛是東江行司指揮事兼總軍需官,沈世魁是東江行司指揮事兼海防旅旅長,都是東江行司柱石。 尤其是陳繼盛理財有道丶處事公道,在東江行司深得孚望。 毛文龍居然要娶兩位老兄弟的女兒為妾? 我拿你當兄弟,你卻只想做我女婿! 孫傳庭臉色一沉,「毛大帥在哪里?孫某有話要與他說,速速帶我去。」 孔有德還想推脫一下,看到孫傳庭陰沉如水,不由咽了咽口水。 這一位可是連克蓋州丶復州和金州,全殲四千五百建奴八旗漢軍兵馬,斬殺著名漢奸李永芳的遼南行司制置使,軍功顯赫,手底下管著兩萬多人,日久月積,身上的威勢讓孔有德不敢多言。 毛文龍正在后院里精心打扮,親衛進屋來稟告,他眉頭一皺。 不過他跟孫傳庭打過交道,知道這位深得皇上信任的新貴不是孟浪之人,可能真的有什麼要事。 「快請進來。」 見到孫傳庭,毛文龍拱手呵呵一笑:「孫制置使,還請見諒。老夫年近花甲,心有不甘,所以想多納妾室,延續子嗣。 荒唐了些,還請孫制置使見諒!」 孫傳庭正色道:「毛大帥,納妾延續子嗣,乃人倫天理,無可厚非,只是晚輩不明,東江這麼多女子,毛大帥為何要納沈家和陳家之女?」 毛文龍臉色一沉,「孫制置使此言何意?難道毛某納得這兩女,有什麼不應該嗎?」 孫傳庭說:「此前毛大帥感念圣恩浩蕩,無以為報,喝令眾養孫改回本性,重為大明軍將,不再為毛家養孫。 孫某聽聞,為毛大帥深明大義擊節叫好。 可是深明大義的毛帥,為何今日又犯了糊涂!」 毛文龍腦子喻喻的,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有什麼事做錯了,可是腦子亂哄哄的,一時沒想明白到底是什麼事,他上前一步,挽著孫傳庭的手,誠懇又急切地說。 「伯雅,毛某老了,腦子容易糊涂,還請伯雅指正!」 看到毛文龍這般神態,孫傳庭不由心里長舒一口氣。 不愧是皇上看重的老將,雖然一身的毛病,但是關鍵時刻能站得住,腦子不會犯渾。 「毛帥,晚輩聽聞你今日納得兩妾,分別是東江行司指揮金事兼總軍需官陳繼盛,以及東江行司指揮金事兼海防旅旅長沈世魁之女?」 「是的,老夫與兩女早就情投意合」 你個老不羞的,你多大年紀,人家女兒多大年紀,得叫你一聲叔叔,不,少說也得是伯父,你居然跟她們情投意合? 孫傳庭看著毛文龍渾濁的雙眼里透著清澈的迷糊,知道他一時沒有轉過彎來,開門見山地說:「毛帥,陳軍需和沈旅長,不僅是大明軍將,也是東江行司指揮事,毛帥你重要的部屬。 你現在納了兩人之女為妾,旁人會不會說,毛帥這是要把東江行司變成毛家鎮? 毛帥剛剛叫養孫們恢復本姓,重為大明武官,行了深明大義之舉,怎麼今日又糊涂了?」 毛文龍跟跪著后退幾步,坐回到座椅上,失魂落魄,喃喃地問:「此事,毛某確實糊涂了 此事可有傳到皇上的耳里?」 毛文龍把黃臺吉打得灰頭灰臉,立下大功,被明詔天下褒獎,他眼皮子一下子就高了,連山海關的孫承宗都不大看在眼里,也就對帶人偷襲了遼陽瀋陽的盧象升丶曹文詔,以及設計在金州斬了李永芳的孫傳庭高看幾眼。 而他對天啟帝的敬畏之心積重,成了他在世上最怕的人。 他抬起頭,驚惶凝固在蒼老的臉上,「伯雅,老夫亡羊補牢可行? 老夫早與此二女有了夫妻之實,今日只是給兩女一個名分,也藉機與眾軍們歡慶一番。 數年來,我們這些遼東逃難者,家破人亡,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終日,而今得圣明天子庇佑, 終有落腳之處。 奮起勃發,拼死向前,終于搏出一條生路,不再是惶恐不安的游蕩鬼。 老夫想找個由頭,與眾人好好痛飲一杯 上次鴨綠江和長白山大捷,我等東江行司兵馬把黃臺吉打得如喪家之犬,終于出了一口惡氣。 可是在那片土地上,卻留下了五千九百五十名兄弟的英魂我等這些從遼東逃出來的人,不知道最后還有幾人能全乎地回到遼東。 老夫就是想著找機會,跟活著的兄弟們多喝幾杯酒結果卻老糊涂了,犯了大忌! 伯雅,還請幫老夫想個法子。一切罪責老夫擔了,不要連累了兄弟們。」 孫傳庭聽著毛文龍如老翁一般的絮絮叻叻,心中感嘆不已。 ap 毛文龍對自己親近的人,掏心掏肺。 他就像一個大家族的族長,德高望重,竭盡全力張開雙臂,像老母雞一樣竭盡全力地庇護著所有人。 正是這樣,東江鎮軍民才會如此這般敬重他。 數萬遼東百姓去年冬天坐船離開皮島等東江諸島,哭聲震天,對毛文龍難舍難分。 數萬東江將士跟著他,風雪交加之際,轉戰在鴨綠江和長白山之間,拼死向前,在山林雪原中,與建奴血戰到底。 孫傳庭回頭看了一眼,孫國楨識趣,拉著孔有德丶尚可喜等人離開,房間里只剩下毛文龍和孫傳庭兩人。 孫傳庭在毛文龍身邊坐下,輕聲安慰:「毛帥,不必驚慌。皇上圣明,他會體諒你疏忽犯錯誤,但是」 毛文龍抬起頭,追問道:「但是什麼?」 「皇上最恨的就是欺瞞」 毛文龍愣在那里,想了半刻鐘,最后點點頭:「我知道了。老夫馬上修書,把此事前因后果向皇上闡明,并向皇上請罪,并請將陳繼盛和沈世魁調往其它行司任職。」 孫傳庭又補充了一句,「毛帥,東江行司優秀軍官進修計劃正在進行,可附上第一批進修名單。」 「對!」毛文龍一拍大腿,「多謝伯雅,你給老夫點了醒。陳繼盛和沈世魁舉薦為第一批進修。」 毛文龍出去跟孫國楨商量了一會,議定上稟文書,一起領銜,這才回來。 「伯雅,這次多謝你,要不然老夫糊里糊涂,要鑄成大錯。」 「毛帥客氣了。」 「伯雅親自趕來,可有什麼事?」 「這是制置司軍機處從京里并行廷寄的緊急軍令,轉到遼南行司,晚輩親自送來,也好商議合計,看如何應對。」 「并行廷寄緊急軍令?」 毛文龍大吃一驚。 按照軍制,軍機處或制軍院的軍令,一般都會先廷寄到平遼局和都司,再由平遼局或都司轉達。 并行廷寄緊急軍令,那必定是十分火急的軍令,意味著要打大仗了。 毛文龍看完后,思考了一會,忍不住罵了一句:「林丹汗真他娘的是頭豬!」 他理了理思路,「皇上下定決定,利用在灤河春季操演的新軍和御營軍,聯手遼西行司的兵馬,擊敗林丹汗,鏟除巴岳特等親近建奴的蒙古部落。 現在軍機處并行廷寄遼南和東江行司,皇上是在擔心老奴出兵。」 「對,我軍有馬步軍五萬五千人,有蕭如薰等名將,對手是蒙古的林丹汗和巴岳特等部,展開野戰,信心有七成。 但是最怕的是老奴會不會趁機西進:」 毛文龍斬釘截鐵道:「老奴一旦得到消息,肯定會出兵。」 孫傳庭一愣,這麼肯定? 「老奴去年冬天吃了大虧。黃臺吉在今年春天,在老夫手里吃了一個大虧,父子倆心里都憋著一肚子火。 建奴這些貝勒狗崽子里,就黃臺吉最狡詐,不僅善于用兵,還懂得縱橫拽闔。 他們父子倆想找我大明出口氣,但是也知道錦州丶寧遠等城現在修得堅固無比。他們缺糧,圍城只會更吃虧。 李永芳又被你一刀斬了,建奴埋在我大明的暗樁奸細,絕大多數被鏟除,就算是少部分僥幸漏網,也斷了線。 老奴成了瞎子聾子,不知道對我們如何下手。現在有數萬我朝兵馬擺在西遼河草原上,老奴肯定會迫不及待地趕去」 毛文龍巴拉巴拉一口氣說個不停。 「黃臺吉肯定會勸老奴,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暫時不要輕舉妄動。 嗯,我想想,黃臺吉給他親爹的獻計,多半是建奴八旗主力北上,與盟友科爾沁部騎兵會合, 繞過遼河,慢慢向西遼河逼近,等我們跟林丹汗拼個兩敗俱傷,他們再出來撿現成的。」 孫傳庭細細一想,這確實可能發生。 建奴吃了前所未有的大虧,肯定要報復。 攻城他們力有未逮,肯定會從他們最擅長的野戰,正面擊敗明軍,繳獲大批糧草,俘獲奴隸, 彌補損失,同時打擊明軍軍心士氣, 孫傳庭問:「毛帥,如此兇險,我倆聯袂上疏,力勸皇上,不要這樣犯險,另謀良策。」 「不!」 毛文龍堅決地搖了搖頭。 「不?什麼不?」 「不要勸皇上。老夫大致能猜到皇上的心思。 大明王師,必有與建奴八旗兵馬正面一戰的時候。 平遼,光是乘虛偷襲,山林游擊戰是平不了的。到最后,必須堂堂正正與建奴八旗兵決一死戰,將其徹底擊敗,大明才能克復遼土。」 孫傳庭還有些猶豫:「就算要正面對戰,也不急在此時:」 「不在此時,那在何時? 此前大明王師一敗再敗,已經退到了山海關。 現在皇上領著臥薪嘗膽,厲奮發: 蒙古人丶建奴,都是我們的磨刀石,這次敗了,我們卷土重來。只要砥礪前行,磨礪自強,總有一天可以打敗建奴 但是如果我們連正面對戰都不敢犯險一搏,那就一切休提了!」 孫傳庭猛地站起來,對著毛文龍長揖,「毛帥百折不撓丶奮勇向前,讓孫某受教了。這次我們兩行司如何配合皇上的西遼河戰役,還請毛帥賜教!」 寧遠城,袁崇煥接到平遼局和都司轉發的丶僅限制置使副使和金事知曉的絕密軍令,獨自想了一會,叫人請了畢自肅。 「畢先生,我們的機會或許來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啟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天啟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