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九章 違禁走私是利國益民!,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wǎng)),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59章違禁走私是利國益民! 韓棟捂著鼻子蹲在地上,眼淚水都出來了。 鼻梁撞斷了沒有? 流血了,趕緊用布捂住。 疼! 鉆心的疼,腦瓜子炸著疼! 想到自己堂堂內(nèi)閣首輔心腹管事,居然在西安中了一個老頭的暗算! 俗話說宰相家仆七品官,自己堂堂韓府三大管事之一,少說也是五品官,居然慘遭毒手! 韓棟心里的火騰騰地往上冒,恨不得一腳把這朱色的側(cè)門踢翻,沖進門里去,把那個關(guān)門的老仆揪出來,當(dāng)著楊漣的面,狠狠揍一頓, 什麼廉吏第一! 你是關(guān)門第一吧! 從未受過如此羞辱的韓棟,連帶著對楊漣也嫉恨上。 反正跟自己老爺不是一路人,這一次只是互相利用而已,自己一定要把今日之辱,百倍償還。 但他不敢高聲大罵,更不敢拍門叫器。 韓棟知道自己身負自家老爺?shù)拿孛苁姑?,主打的就是一個小心,掩人耳目。 要是鬧騰起來,讓錦衣衛(wèi)等有心人知道了,那老爺?shù)拿苤\策劃,就全暴露。 壞了老爺?shù)拇笫?,自己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等了半刻鐘,左側(cè)門終于又開了。 那個老者探出頭,左右看了看。 「咦,人呢?相府的人呢?跑去哪里了?」 捂著鼻子還沒有從劇痛中出來的韓棟氣得要爆粗口了。 眼瞎啊,老子在你腳邊蹲著呢! 「這里!」 老者聽到嗡嗡的悶聲從下面?zhèn)鱽?,聞聲低頭一看,嚇了一跳。 「韓管事,你怎麼蹲在門前?」 你說呢! 韓棟扶著門框站了起來,看了看右手的布帕,發(fā)現(xiàn)鮮血已經(jīng)乾涸,鼻子也不再流血。 懶得爭辯,直奔主題。 「你家老爺?」 「我家老爺不在府上,我稟過我家少爺少爺請韓管事進去一敘?!?/br> 韓棟黑著臉,頂著一個紅彤彤的鼻子,滿身怨氣地走了進去。 楊漣之子楊之易在前廳接見了韓棟。 見面就問道:「你真是韓相府上的管事?」 「正是。我受我家相爺吩咐,送一封私信給楊御史。」 「家父受邀去了曲江,為三秦學(xué)子們指點制文經(jīng)義去了?!箺钪椎靡獾卮稹?/br> 韓棟心里冷冷一哼,制文經(jīng)義?不就是中過進士嗎? 窮顯擺,我家老爺說過,現(xiàn)在制文經(jīng)義不中用了,皇上不喜歡,寫得越好的人越做不了官。 只有改學(xué)天啟顯學(xué)才有機會做官,做大官。 天啟顯學(xué)你知道不? 你個土包子肯定不知道! 韓棟忍住氣問:「那小的在這里等楊御史回來。我家相爺再三叮矚,此信必須送到楊御史本人手里?!?/br> 楊漣傍晚時分,帶著一身酒氣,意氣風(fēng)發(fā)地回府。 一進門就大聲:「真是盡興,三秦學(xué)子向儒慕圣者比比皆是,我正道不孤??! 今日指點了二十幾位學(xué)子,皆是人才,圣人經(jīng)義讀得通透,只要好生再歷練,必定能金榜題名! 元仲,元仲,為父布置的功課,有做完嗎?」 楊之易拱手恭敬地答:「回父親的話,兒子已經(jīng)完成父親布置的功課,請父親過目。」 「好!我楊家耕讀傳家,乃楚中書香門第,你當(dāng)要寒窗苦讀,不可懈怠,以求東華門唱名,不要辱了為父清譽,辜負了祖先們的期盼?!?/br> 「兒子謹記在心。」 在歷史上,楊之易憑藉楊漣「忠烈」遺蔭,在崇禎朝混得風(fēng)生水起,授后軍都督府都事,升任工部虞衡員外郎,李自成破京城前他棄官逃回原籍。 他在老家廣水降清,靠著父親忠烈之名,在滿清也混得風(fēng)生水起。 歷任松江海防同知。 滿清順治三年,蘇松提督吳勝兆在陳子龍和夏完淳的游說下決定起義反清,準(zhǔn)備在松江發(fā)動兵變。 楊之易身為大明忠烈之后,被吳勝兆拉攏,告知機密。 不想楊之易轉(zhuǎn)頭悄悄向南京的洪承疇告密,讓清軍有所準(zhǔn)備,迅速鎮(zhèn)壓這次起事,陳子龍丶夏完淳等人相繼被抓處死。 不過在清軍趕來鎮(zhèn)壓之前,楊之易告密事宜暴露,被義軍抓住,憤然處死。 楊之易臨死前大喊「父忠于明,我忠于清,復(fù)何憾焉!」 「慷慨赴義」! 父子倆例行公式一般對答后,楊之易又恭敬地說:「父親,家中來了貴客?!?/br> 「誰?」 「內(nèi)閣首輔韓公府上管事韓棟?!?/br> 楊漣一愣。 韓,他找我有什麼事? 半個時辰后,楊漣在書房里拆開韓的密信,細細讀完,猛地一掌拍在書桌上。 他臉色漲紅,鼻子呼呼地出著粗氣。 想不到朝堂上奸侯橫行,正道危急到了這個地步! 好! 正是自己挺身而出的時候。 我要上疏,廣傳天下,我要代表千千萬萬正道忠義之土,發(fā)出正義之言,力勸皇上除奸侯,近賢臣,開經(jīng)筵,習(xí)經(jīng)義,明天理,察民情,絕諂言,棄異端,廣言路,正國法 楊漣在心里數(shù)了數(shù),有十條諫言良策,拿得出手。 「江河緯地,日月經(jīng)天,誰其參之,日維圣賢,有明御宇!」 楊漣心里默念著,他知道自己這份諫言上疏遞到京師,可能會惹惱皇上,又一次下詔獄。 下詔獄就下詔獄! 自己愿意捐此殘軀,以求喚醒皇上,迷途知返,重回儒理正道。 他還計劃好了,把自己的上疏抄寫多份,分寄給諸多好友,傳遍天下。 楊漣決心要讓天下士子們都看到,正道忠義之士還在,他們的血還未涼! 他們愿意用鮮血和性命去捍衛(wèi)儒理正道,天理公義! 楊漣激動地在書房里走來走去,突然他想到一件事。 聽說左共之到了西安城,拿著工部的批覆,與陜西布政司商議延安府退耕還林丶興修水利的事宜。 左共之不僅是凈臣,也是能吏,這點叫楊漣十分敬佩。 自己上疏似乎還顯得勢單力薄,要是能拉上左共之,一起上疏,必定能震驚天下,效果會更好。 好,明天我就去找左共之。 第二天楊漣很快就找到了左光斗,他借居在西安城的驛館里。 楊漣見到他第一眼,幾乎不敢相認。 這還是風(fēng)度翩丶一表人材的左光斗嗎? 皮膚黑,尤其是那張臉,又黑又亮,還滿是褶子和皺紋,就像是風(fēng)沙彌漫丶溝壑遍地的陜北高原。 臉瘦了一圈,顯得雙目更大更有神。 左光斗看到楊漣,也不敢認。 白凈了許多,臉頰兩邊掛著富貴肉,盡顯富態(tài)。 舉手投足間,盡顯名土風(fēng)采。 「大洪兄,數(shù)月不見,你胖了不少。」 楊漣挽著左光斗的手,滿臉痛惜,「共之,數(shù)月不見,你怎麼又黑又瘦了?」 左光斗哈哈一笑,「陜北風(fēng)沙大,日頭毒,在野外跑著跑著就黑了?!?/br> 楊漣略帶不滿道:「共之,你是兩榜進土,清貴出身,就算出任地方,也是坐堂官。些許雜事俗務(wù)叫胥吏們處理就好了。 就算為民做主,你也只需坐在大堂上,吊刷卷宗,秉公斷案就好了。 延安苦旱之地,共之你更應(yīng)該做的就是聯(lián)絡(luò)士紳丶賓興科貢,提調(diào)學(xué)校丶修明祀典,多宣風(fēng)化,教化萬民, 其馀籍帳丶軍匠丶驛遞丶馬牧丶盜賊丶倉庫丶河渠丶溝防丶道路雜事,不是各有專官處置嗎? 你只需總領(lǐng)而稽核之即可,何必親力親為?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啊共之。」 左光斗聽著楊漣的「淳淳教誨」,目光閃爍,神情復(fù)雜。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和楊漣居然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 其實這早有預(yù)料。 左光斗和楊漣是同科進士,又都是東林黨人,起初時關(guān)系密切。 但隨著左光斗出任地方,做出不少實事政績,兩人逐漸產(chǎn)生的分歧。 原因就包含在楊漣剛才的那番話里。 楊漣堅持「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他認為做官只需務(wù)虛就可,清廉公正,堅持天理正道,教化萬民,遵循綱常,自會天下他太平左光斗卻認為治政需要腳踏實地, 后來兩人在朝中被卷入黨爭,比如天啟四年春,吏科都給事中出缺,左光斗意屬同鄉(xiāng)好友阮大,上下奔走,忙活得七七八八,甚至都寫信給阮大鋮,趕緊來京遞補。 不想楊漣等人卻屬意好友魏大中,也在上下奔走。他跟東林黨大佬趙南星丶高攀龍走得近,更得他們喜歡,于是得到了大力支持。 尤其是趙南星時任吏部尚書,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于是等到阮大鋮接信從南京興沖沖地跑到京師,發(fā)現(xiàn)吏部給事中被截胡給了魏大中。丟給他的只是工部都事中。 真是太欺負人了! 兩人漸行漸遠,但是在彈劾魏忠賢一事上又走到了一起。 兩人一起下了詔獄,差點都沒命。 死里逃生后,兩人悍悍相惜,關(guān)系似乎又恢復(fù)到中進士時那樣親密無間。 只是分別數(shù)月后再見面,左光斗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跟楊漣不是一路人! 左光斗不動聲色地打斷了楊漣的侃侃而言。 「大洪兄,我聽說你上月上疏,為秦州丶鳳翔和興平等地士紳梁國富丶金守訓(xùn)丶楊觀濤等人辯解?」 山西有范永斗丶王登庫丶靳良玉這樣賈于邊城,以信義著稱蒙古和女真的晉商,陜西也有專做邊關(guān)外貿(mào)的秦商。 只是秦商更簡單粗暴些,縉紳世家直接下場,派族人親友開設(shè)商號,囤積糧食丶茶葉丶絲綢丶 棉布等貨物,出邊關(guān)向西轉(zhuǎn)賣給青海土默特蒙古人,以及嘉峪關(guān)以西的罕東丶曲先丶阿端丶赤斤蒙古人部和哈密高昌。 向北賣給鄂爾多斯和河套蒙古人部落。 鐵器丶兵甲等違禁物,他們自然也沒有少賣。 朱由校成立制置司西北局,以王家楨丶洪承疇主持陜西丶甘肅丶寧夏邊事戎政,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嚴查邊貿(mào),尤其是違禁貨物出關(guān)。 梁國富丶金守訓(xùn)丶楊觀濤等十一家陜西甘肅的縉紳世家被逮了個正著。 法司正在按律法嚴懲不殆,楊漣卻上疏一封,為梁國富等人辯解鳴不平。 楊漣不在意地說:「正是。楊某秉承天理公道,見到不平之事,當(dāng)然要鳴冤申曲!」 左光斗驚訝地說:「梁國富等人違禁走私,販賣鐵器兵甲,以及糧食藥材給青海丶肅西丶河套的蒙古人,這不僅有違國法,還是資敵之舉! 有何冤屈要鳴申?」 楊漣大義凜然道:「共之此言差矣!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梁國富等人完全是出于利國益民?。 ?/br> 什麼! 違禁走私是利國益民?! 左光斗徹底被驚住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天啟大明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小說中文網(wǎng)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天啟大明最新章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