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賊校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七章 風高月黑夜,天啟大明,破賊校尉,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67章風高月黑夜 兩浙巡海都司海軍陸戰第二團在上海第一棉紡廠大興兵戈,斬殺上百地痞流氓,消息傳出,整個東南都震驚了。 蘇州嘉定縣安亭鎮徐府,附近太倉州丶昆山丶青浦縣的士紳們紛紛趕到,他們義憤填膺,滿腹怒火! 一位致仕侍郎揮動著雙手,寬大的衣袖在空中抖來抖去。 「喪心病狂啊! 這些粗鄙的武夫兵痞,居然真敢對良善百姓下毒手! 此等慘案,國朝聞所未聞!」 「地方義士為民聲張正義,居然慘遭屠戮,天理何在,正義何在!」 「這些丘八武夫,打遼東建奴時聞風而逃,一潰千里,刀口槍尖對著良善百姓,就如此勇猛了!」 「我們一定要上疏彈劾他們!」 「暴虐不仁,屠戮百姓,抄掠地方,意圖謀反!」 「景逸公,你乃天下名士,身負天下孚望,當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帶著我們上疏,討回公道!」 高攀龍腦子很亂,他萬萬沒有想到,兩千「義士」在官兵面前如此不堪,一個沖鋒就全線崩潰。 更沒有想到,這些武夫真的敢動手! 他們不知道這些義士背后站著是誰嗎? 打狗還要看主人,你們對那些義土刀槍齊下,打的是士林縉紳們的臉面! 如此倒行逆施,顛倒朝綱,怎麼可以! 徐成儒湊到高攀龍跟前,朗聲道:「景逸公,那些人今日敢驅使爪牙殘殺義士良善,明日就敢上門把我們這些土紳抓起來,讓我們斯文掃地! 如此殘暴兇狠之舉,國朝前所未有啊。 景逸公,如果我們不把這股歪風邪氣狠狠打壓下去,大明會乾坤顛倒,綱常崩壞!國將不國, 民不聊生啊!」 「沒錯!徐公說的有道理!」 「我們必須反擊!」 「這些人太喪心病狂了,居然真敢下毒手。」 高攀龍授著胡須,努力讓自己保持平靜,心里卻亂成一團麻。 反擊! 如何反擊? 上疏彈劾? 現在內閣六部,還有都察院,全是奸侯之輩,江南的正義上疏,根本到不了御前。 到不了御前,根本無法票擬丶批紅,上一千封丶一萬封彈劾奏章也與事無濟。 繼續煽動「民意」,指使「義士」沖擊市舶局和棉紡廠? 棉紡廠門前血淋淋的慘狀,讓許多準備發筆橫財的地痞混混們猛然清醒。 有錢賺,但是沒命花,還是白搭。 再想組織這樣「裹挾民意」的正義之舉,很難再召集到人手。 收買水匪山賊? 那邊敢縱兵殺掠「良善百姓」和正義之土,對付水匪山賊更不會客氣。 而且明眼人也看出來,兩浙巡海都司的海軍陸戰隊,不僅與江南地方毫無瓜葛,還戰力彪悍, 確實是在遼東跟建奴真刀真槍干過的兵馬。 這些兇狠的鷹犬,不要說水匪山賊,就是南京的振武營丶江陰的操江江防營丶以及衛所兵,上去多少都不夠看。 高攀龍一時間覺得無計可施以前皇上和朝廷最怕出現裹挾民義的聚眾暴動,瑟瑟發抖 士紳們累試不爽,組織地痞流氓,裹挾著百姓,沖擊稅監和礦監衙門,最后皇上和朝廷只能息事寧人。 現在卻是你們敢鬧,他們就敢殺! 管殺還管埋。 來多少就敢殺多少,絲毫不心軟,也不心慌。 無欲則剛。 皇上和其爪牙走狗們這個態度,讓高攀龍無從下手。 以前屢屢得手的良策,完全失效。 新的應對計策又沒有準備好,一旦受挫,高攀龍與圍聚在他身邊的江南士紳們,就跟一群無頭蒼蠅一般。 高攀龍丶徐成儒等幾位為首者還在冥思苦想,其馀的士紳們卻開始亂出主意了。 「堵胤錫身為江南士林一員,背祖棄宗,叫堵氏家族把他從族譜除名!」 「堵胤錫微末之間被皇上賞識,提攜重用,堵氏家族和鄉里都與有榮焉,揚眉吐氣起來,怎麼舍得除名。」 「叫人刨了堵胤錫的祖墳,叫他斷子絕孫!」 「堵胤錫帶著北人來欺負江南鄉親,叛徒啊!國朝現世的秦檜啊!」 幾十人在徐府鬧了兩天,天天吵,夜夜哭,三三兩兩爭得面紅耳赤,有時候為了彈劾奏章里的用詞不夠嚴厲,罵堵胤錫等人不夠惡毒,也會吵得天翻地覆。 可是吵了兩天,還是沒有想出新的良策,只能大家一起呼朋喚友,上疏彈劾上海棉紡廠慘案高攀龍唯一發揮的作用是調度這些士紳,你們一群人彈劾堵胤錫,那一群人彈劾沈有容和賀虎臣,還有一群人彈劾魏忠賢和江南織造局: 要大家務必拿出十二分精神,召集越多的同仁,把聲勢造得越大越好。 很快,松江那邊傳來消息。 松江府丶江南織造局丶兩浙巡海都司聯袂上疏,說東南地方有賊人聚眾作亂,意圖抄掠棉紡廠,打砸松江府衙丶上海市舶局和上海棉紡廠 聚在徐府的士紳們肺都要氣炸了。 「如此顛倒黑白,善惡不分,還有沒有天理!」 「國政亂成這個樣子,我們必須要奮起反擊,撥亂反正,揚清激濁。已經秋天了,從今年開始我們不繳田賦!」 「對!我們蘇杭常松之地,承擔了朝廷三分之一的田賦。我們辛辛苦苦耕種的稻米,循律遵法繳納的賦稅,卻供養了一群白眼狼!」 「沒錯!我們東南賦稅繁重,天下第一! 沒有東南百姓辛勤勞作,繳納田賦,京師百官,還有九邊的丘八們吃什麼? 屎都沒得吃! 喂飽了這些北人,現在卻跑來欺負我們! 這皇糧田賦,我們不繳了!」 土紳們都興奮起來。 對啊! 朝廷每年要從江南調運四百萬石漕糧北上,養活京師和九邊百萬官吏和兵卒。 江南不繳糧,一下子捏住了皇上和朝廷的命脈, 「除非答應我們的條件,誅殺堵胤錫丶沈有容丶賀虎臣丶閻應元等療賊,首級傳東南,再把棉紡廠拆分,賠償給地方,廢除市舶局亂政: 否則的話我們一粒糧食都不繳了!」 「說得對!」 「說得好!」 「我們寫萬民請愿書,不誅奸賊,誓不納糧!」 「好,馬上寫,我就讓家人族人們簽字畫押,叫我府上的佃戶們也簽字,敢不簽,明年就不租田地給他們,餓死這些忘恩負義的東西!」 「沒錯,我們要叫十萬,上百萬百姓簽字畫押,叫深居后宮,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知道什麼叫民意如潮!」 高攀龍看著興奮地滿臉通紅,奔走相告,揮毫寫萬民書的士紳們,心里隱隱覺得不妥。 可是氣氛都到這個地步了,他要是出言勸阻,有可能會被打黑拳的。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一位致仕侍郎揮舞著一封信,激動地大喊道。 眾人被他歇斯底里的喊聲震住了,院子里暫時寂靜。 「楊大洪在西安上疏,彈劾制置司西北局,陜甘巡撫王家楨,延綏寧夏巡撫洪承疇,巧取豪奪丶魚肉百姓,苛政害民丶禍亂地方: 要求皇上罷亂政有司制置司,誅殺奸臣賊子王家楨丶洪承疇等人,廢除一干禍國殃民的亂政」 寂靜了幾息,院子里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楊大洪不愧是一身浩然正氣的錚錚鐵骨,大明第一凈臣!」 「天下正道不孤! 有楊大洪在西安點起除惡鏟奸的第一把火,與我們的正義之舉遙相呼應! 天下正道之士,團結一心,定要誅殺奸臣賊子,撥亂反正,澄清朝綱!」 徐成儒等人圍著高攀龍,出聲奉承贊許。 「楊大洪不愧是景逸公的高徒,東林黨的干臣。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天下表率!」 高攀龍聽完楊漣從西安寄來的上疏抄件,既欣慰又激動。 好啊! 一身鐵骨的楊漣率先上疏,必定會天下震驚。江南這邊上疏和上呈萬民請愿書,定會掀起一場驚濤駭浪,席卷朝堂,迫使皇上收回亂命,廢除苛政,恢復祖制 「楊大洪慨然上疏,左共之就在左近,定會遙相策應。誰有收到左共之的書信? 高攀龍連問幾位與左光斗親近的士紳,都說沒有收到。 「景逸公,會不會是天啟四年阮大鋮魏大中爭吏部給事中一事,左共之記恨在心?」 高攀龍瞪了徐成儒一眼,連連搖頭。 「左共之不是這等小肚雞腸之人。他光明磊落,正氣凜然,面對兇囂熏天的魏閹,都敢舍命彈劾。 現在遇到這等彰天理丶揚公道的正義之舉,定會踴躍向前。 肯定是他的書信要從偏遠延安寄出來,需要多費些時日 楊大洪丶左共之是天啟五年勇斗魏閹丶天下傾慕的藍田雙璧。這一次危急之際,他倆再一次攜手而出,定會引得天下無數士子相從,屆時聲勢震天,定能成事!」 徐成儒和其他幾位帶頭的士紳對視一眼,心里生起酸意。 你的得意弟子一個頂我們幾十個唄,他倆雙璧攜手,我們就是襯托的綠葉了唄。 行,就讓楊漣和左光斗繼續沖鋒在前,當兩個先登陷陣。 說不好再進一趟詔獄,青史留名,聲望更上一層樓, 要是被杖死或死在獄中,那就更好,他倆流芳百世,你教徒有方,我們就哀兵必勝! 三贏! 數十為士紳聚集在徐府院子里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院子外面,徐成光的心腹甲和心腹丁湊在一處茶館里,竊竊密議。 「老十二,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徐成光這些年仗勢欺人,得罪了太多人。我稍微一提,響應者如云。有族人,有佃戶,還有附近四里八鄉的鄉親們:」 「什麼時候動手?」 「今晚!」 「事情穩妥嗎?」 「保證穩妥。」心腹丁左右看了看,湊到心腹甲的耳邊,輕聲細語,聲音縹緲不定,很難聽到。 「派了人混在其中都是訓練好手,比那些地痞要強得多:」 是夜三更,心腹甲和心腹丁站在徐府后門正對著的巷子里,抬頭看了看黑漆漆的天。 風高月黑夜,放火殺人天! 心腹丁對著后面,嘀嘀地叫了兩聲,旁邊兩條巷子里的黑暗突然變淡了,上百人影搖搖晃晃, 像是從地底鉆出來的,向徐府后門撲去。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啟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破賊校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破賊校尉并收藏天啟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