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雨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5章 除夕·西苑·天工苑,殺手崇禎,君雨秋,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四年的除夕夜,北京城沉浸在一片辭舊迎年的氛圍中。
零星的爆竹聲從高墻外傳來,空氣中彌漫著硝石和年夜飯的香氣。
萬家燈火透過窗欞,勾勒出團圓與期盼的剪影。
然而,與城內的暖意喧囂截然不同,西苑深處那處由皇帝親兵“影衛”層層把守、戒備森嚴的工坊區——“天工苑”內,氣氛卻凝重得如同冰封。
寒風卷著雪屑,撲打著工坊緊閉的厚重木門,唯有高處幾扇裝有粗鐵欄的氣窗,透出里面非同尋常的、搖曳不定的熾烈光芒。
工坊內部,景象更是與節慶格格不入。
巨大的焦炭爐膛內,火焰正發出低沉的咆哮,將整個廣闊空間映照得明暗不定,投下扭曲跳動的巨大陰影。
空氣灼熱,彌漫著煤炭、熱油、熔融金屬以及汗水混合的獨特氣味。
一座龐然大物,如同沉睡的鋼鐵巨獸,匍匐在工坊中央。
這巨獸結構復雜而充滿力量感:一個需要兩人合抱的巨型立式鍋爐(汽鍋)如同堅固的心臟,外壁包裹著初步的保溫石棉,粗壯的熟鐵管道如同血管,將其與一個橫向放置的、內壁經過初步鏜削的碩大氣缸連接起來。
氣缸內,一個精心打磨、嵌著浸油麻繩密封環的活塞嚴絲合縫。
活塞桿延伸而出,通過一根造型奇特、經過反復計算的曲軸連桿,最終與一個直徑驚人、重達千鈞的生鐵飛輪相連。
這便是凝聚了工部郎中宋應星及其團隊近兩年心血,依據皇帝陛下親授神秘“天啟”圖紙建造的——“神工壹型”蒸汽機原型機。
宋應星本人,這位素日里儒雅博學的《天工開物》作者,此刻卻如同一位普通的工匠首領,袍角掖在腰間,臉上沾著油污,須發被汗水黏在額角。
他眼神銳利如鷹,反復掃視著機器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沙啞的嗓音因疲憊和緊張而愈發干澀:“再查一遍!主氣門啟閉是否靈活?活塞環密封可否萬無一失?安全閥的重錘刻度核對清楚!今日若有半分差池,你我有何顏面見陛下!”
工匠們屏息凝神,如同呵護初生嬰兒般,用最精密的卡尺、最細膩的觸感,再次校緊每一顆螺栓,撫過每一處接口。
空氣中只有金屬工具輕微的碰撞聲和爐火的喘息。
須發皆白、面容清癯的工部尚書徐光啟,同樣未曾安享年夜。
他站立在一旁,手中緊握著一串念珠,指尖因用力而微微發白。
他雖不直接參與這機械造物的組裝,但作為整個項目的最高協調者,他深知其成敗關乎國運。
他望了望窗外漆黑寒冷的夜空,又看向紫禁城的方向,低聲喟嘆,聲音輕得幾乎只有自己能聽見:
“今夜除夕,萬家團圓……陛下……此刻定然還在乾清宮,等著咱們的消息啊。此物若成,或可澤被蒼生;若敗……”
他不敢再想下去。
就在這時,工坊外傳來一陣異常急促而有力的腳步聲,靴底敲擊在冰凍的土地上,清脆而充滿威勢,伴隨著侍衛壓低嗓音的喝令與甲胄摩擦的鏗鏘之聲。
這動靜瞬間打破了工坊內凝固的緊張!
“陛下駕到——!”
隨著守門侍衛一聲略帶驚愕的高呼,厚重的木門被猛地推開,凜冽的寒風瞬間灌入,吹得爐火一陣明滅搖曳。
只見大明皇帝朱由檢,竟未著繁復冕服,只披一件玄色暗紋貂毛斗篷,內穿利落的箭袖錦袍,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承恩及數名目光如電的“影衛”高手護衛下,大步踏入工坊!
年輕的皇帝臉上沒有絲毫節日的松弛,眉宇間鎖著深深的刻痕,那雙深邃的眼眸中,燃燒著一種近乎實質的、足以灼傷人的迫切光芒。
“臣等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徐光啟、宋應星及所有工匠慌忙跪倒一片,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免了!都起來!”
崇禎皇帝快步穿過跪倒的人群,徑直走向那臺鋼鐵巨獸,甚至無暇拂去肩頭的落雪。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量尺,熾熱地掃過鍋爐的焊縫、氣缸的光潔度、曲軸的咬合,仿佛要穿透鋼鐵,看清其內蘊藏的力量。
“如何?”
他猛地轉向宋應星,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絲毫虛言,“今夜,此物可能動起來?讓朕親眼一見?”
宋應星強壓住心中的翻江倒海,深吸一口氣,跨前一步,用盡全身力氣朗聲回稟,聲音在空曠的工坊內回蕩:
“回陛下!‘神工壹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臣等……只待陛下親臨,一聲令下,便可點火試車!”
“好!甚好!”崇禎皇帝重重一擊掌,聲響在寂靜的工坊內如同驚雷,“那還等什么?點火!立刻點火!朕,要親眼看看,這源自天啟、能撬動我大明國運、改變天下氣數的力量,究竟是何等模樣!”
他的命令,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點燃了所有人的血液。
最后的檢查以驚人的速度完成,司爐工將大鏟大鏟的上等精煤投入爐膛,鼓風機的葉片開始瘋狂旋轉,發出沉悶的咆哮。
爐火驟然變得熾白,恐怖的熱浪席卷開來,鍋爐上的壓力表那根纖細的指針,開始顫抖著,極其緩慢卻又堅定不移地,向著那個危險的紅色刻度區域爬升……
整個“天工苑”的心臟,仿佛也隨之一起,被提到了嗓子眼。
除夕夜的北京,無人知曉,帝國命運齒輪的第一次驚天動地的轉動,即將在這座隱秘的工坊內發生。
喜歡殺手崇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殺手崇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