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雨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4章 兵臨大阪:黃金之城與鐵血詔令,殺手崇禎,君雨秋,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十五年(1642年)秋,七月廿八。七月底的大阪灣,風平浪靜。護鄉軍的水陸大軍,幾乎未遇任何像樣的抵抗,便兵臨大阪城下。這座被譽為 “天下廚房” 、“水都” 的巨富商港,此刻城門洞開,城頭懸掛著白旗。以豪商 淀屋常安(歷史人物,時間線調整)為首的町人(商人)代表和町奉行所(市政官員)殘余人員,戰戰兢兢地跪伏在京橋口外,迎接征服者的到來。
多爾袞騎在通體烏黑的大食駿馬上,在一眾頂盔貫甲的將領簇擁下,緩緩踏入大阪城。他的目光掃過寬闊的堀川(護城河)、高聳的石垣,以及城內鱗次櫛比的倉庫和商鋪。空氣中彌漫著海產、木材、香料以及金銀的獨特氣味。與京都的古雅和江戶的武家氣息不同,這里處處彰顯著財富與活力。
“王爺,” 謀士范文程驅馬靠近,低聲道:“大阪乃倭國財賦重地,商賈云集,漕運便利。 其豪商勢力盤根錯節,甚至能影響諸侯。我軍若能善加利用,則糧餉無憂,進退有據。”
多爾袞微微頷首。他早已通過情報得知,大阪的町人力量強大,甚至能向各大名放貸。面對護鄉軍的兵鋒,這些精明的商人選擇了妥協保財,而非無謂的抵抗。
“傳令!” 多爾袞沉聲道,“一、 全軍嚴守軍紀,不得擾民,違令者斬!” (表面文章,安撫人心)
“二、 接收町奉行所所有文書、賬冊、庫房。”
“三、 召見城中巨賈,宣示本撫保護商貿、公平交易之意。令其按例繳納‘犒軍餉銀’,既往不咎。”
“四、 將征東都護府行轅,暫設于大阪城二之丸!”
命令迅速執行。護鄉軍紀律嚴明地接管了城防,控制了天滿橋、八軒家浜等關鍵碼頭和倉庫區。淀屋、鴻池等豪商被迫獻上巨額“見面禮”,并承諾定期供應糧秣。大阪這座金庫,瞬間為護鄉軍注入了強大的血液。
大阪城二之丸(城堡外圍區域),原大阪城代(城主代理)的官邸被迅速改建為 “大明征東都護府” 行轅。玄黑色的都護府大纛與日月浪濤旗一同升起,迎風獵獵作響。
行轅大堂內,多爾袞召集了首次軍政會議。他端坐于主位,身著御賜的蟒袍,不怒自威。弟弟多鐸、謀士范文程、水師將領耿精忠、步兵都統鰲拜等分列左右。
“諸位,” 多爾袞開門見山,“我軍已據大阪,錢糧充盈,士氣正旺。然,江戶未下,倭國未平,絕非高枕無憂之時!”
“多鐸!”
“臣在!”
“著你節制前軍,整備兵馬,修繕器械,囤積糧草,限期一月,做好東征江戶之準備!”
“范文程!”
“臣在!”
“著你總理大阪庶政,安撫商民,催征稅餉,招募工匠,督造火器彈藥!”
“鰲拜!”
“奴才在!”
“著你編練新軍,從降卒及本地浪人中,遴選精壯,嚴加操練,配以舊式火銃,組成輔兵營!”
“耿精忠!”
“末將在!”
“著你整頓水師,檢修戰艦,招募熟諳瀨戶內海水情之向導!”
一道道命令發出,整個大阪城如同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開始高速運轉。錢庫被打開,白銀和大米如同流水般注入軍營;造船廠和鐵匠鋪日夜趕工,打造兵器、修補船只;商人們在威逼利誘下,提供了詳盡的關東地區地圖和物資情報。
然而,在這片繁忙景象的背后,無形的枷鎖依然存在。北洋艦隊的數艘戰艦,始終停泊在大阪灣外,提督李嘉南雖未進城,卻定期派人“慰問”,并“協助”清點重要物資的轉運。明朝的監軍御史和錦衣衛密探,如同影子般,監視著都護府的一舉一動。多爾袞獲得的每一分力量,都處在北京的嚴密注視之下。
幾乎在大阪陷落的消息傳回的同時,數份來自不同渠道的密報,擺上了北京紫禁城崇禎皇帝的御案。內容包括:大阪財富清單初步估算、都護府人事安排、北洋艦隊監視報告以及多爾袞的東征計劃概要。
文華殿東暖閣,燭火搖曳。崇禎仔細閱讀著這些文書,指尖在大阪年貢米額、金銀庫存估算等數字上輕輕劃過,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
“王承恩。”
“奴婢在。”
“戶部核算,去歲全國漕糧入京,幾何?**”
“回皇爺,約四百萬石。”
“這大阪一城,年聚散米糧,竟不下百萬石?**” 崇禎的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峭。
“倭國……確乃米糧豐饒之地。” 王承恩小心應答。
崇禎沉默片刻,目光投向地圖上大阪的位置,又緩緩移向江戶。
“多爾袞……如今是如虎添翼了。” 他似在自語,“坐擁大阪財賦,麾下虎狼之師,兵鋒直指江戶。”
“皇爺圣明。是否……需稍加節制?” 王承恩試探著問。
“節制?” 崇禎嘴角微揚,露出一絲冰冷的笑意,“為何要節制? 朕正需要他這把刀,磨得再利一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殺手崇禎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殺手崇禎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