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口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朝盟相得共安邦,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又一口田,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長安的秋陽透過紫宸殿的窗欞,在金磚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戶部尚書捧著淮南道的救災奏報,聲音在殿內回蕩:“江湖聯盟此次共出動弟子三千余人,加固河堤十二處,救治災民八千余,捐贈糧草折合白銀五萬兩,較官府調撥的物資還多三成……”他頓了頓,展開另一份文書,“更難得的是,聯盟弟子自發組織巡防隊,在災區維持秩序,查獲趁亂劫掠的匪徒十七人,繳獲贓銀兩千余兩,悉數交還地方官府。”
殿上的玄宗皇帝指尖輕叩龍椅扶手,目光落在奏報末尾附著的名冊上——李瑁的名字赫然在列,旁邊記著“親赴一線七日,與災民同食同宿,每日只睡兩個時辰”。他忽然想起半年前,御史臺還在彈劾“江湖勢力私聚,恐成國之隱患”,那些奏折如今已被壓在案底,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官府如雪片般飛來的贊譽。
“傳朕旨意。”皇帝放下奏報,金鑾殿的銅鶴香爐里飄出檀香,“賞江湖聯盟白銀千兩,錦緞百匹,準其在長安西市開設‘聯盟總號’,凡其經營的藥材、鐵器,關稅減半。”他抬眼看向階下,“李瑁何在?”
李瑁從朝班中出列,身著素色圓領袍,腰系雙魚玉佩,步履沉穩地走到殿中:“臣在。”
“你前日遞上的《江湖與官府協作章程》,朕看了。”皇帝拿起那份折子,朱筆在“商路聯防”“災情共援”幾處圈了圈,“‘江湖之力輔朝廷之治’,這話說得好。下個月的朔望朝會,你來講講具體如何施行。”
李瑁叩首:“臣遵旨。”退朝時,吏部尚書特意在廊下等他,手里捏著份名冊:“昨日江南道送來的舉薦信,說聯盟在蘇州幫著清查了二十畝被豪強侵占的學田,那些生員都快把你供成菩薩了。”他翻開名冊,“這是今年科舉的參考名單,有七個是聯盟資助的寒門子弟,你看要不要重點關照?”
李瑁接過名冊,指尖拂過那些稚嫩的名字:“不必特殊對待,只消讓考官秉公閱卷便好。”他想起半月前在蘇州學宮,那些穿著補丁衣裳的學子圍著他,舉著用糙米換來的紙筆,非要他題字。他寫了“力學篤行”四個字,墨跡未干就被搶著貼在學堂正墻。
回到聯盟總舵時,沈青玄正指揮弟子搬運新到的藥材。見李瑁回來,他捧著賬本迎上來:“朝廷剛撥的賑災款到了,還有兵部送來的五十副鎧甲,說是讓咱們巡商隊用。”賬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明細:“當歸三百斤,運往隴右軍鎮”“黃連五十斤,撥付淮南醫館”“熟鐵兩千斤,交由黑風寨鍛打馬掌”。
李瑁翻到最后一頁,見“結余白銀三千兩”旁寫著“擬購冬衣百套,贈給長安城西的孤兒院”,不禁點頭:“就這么辦。”他忽然想起什么,“上次讓你查的冒充聯盟弟子劫掠商隊的案子,有眉目了?”
“有了!”沈青玄從袖中掏出幅畫像,“丐幫弟子在洛陽城外的破廟里堵住了為首的張老三,這廝招認是受了青州鹽幫的指使。鹽幫不滿咱們壟斷了淮鹽運束,想敗壞咱們名聲。”畫像上的漢子三角眼,塌鼻梁,嘴角還有道刀疤。
李瑁將畫像折好:“備車,去京兆府。”京兆尹見了畫像,拍著桌子罵道:“這群鼠輩!前日還來衙門報案,說被‘聯盟弟子’搶了貨,倒打一耙!”當即點了三十名捕快,與聯盟弟子兵分三路,三更天就端了鹽幫的老巢。
從京兆府出來時,天剛蒙蒙亮。李瑁站在朱雀大街上,看晨光里的酒肆陸續開門,伙計們支起幌子,市井聲氣漸漸漫過來。有個賣胡餅的老漢認出他,遞來兩個熱乎餅:“李盟主,嘗嘗!昨日我兒子從隴右捎信,說那邊的聯盟醫館救了他的命,這餅您一定得吃!”
李瑁接過餅,塞給老漢一串銅錢,卻被推回來:“要錢就是打我臉!您不知道,我兒子說啊,那邊的藥比官府驛站發的還及時,聯盟弟子背著藥箱,深一腳淺一腳在雪地里走,跟親兒子似的!”
回到總舵,兵部尚書的帖子恰好送到,邀他去軍器監議事。軍器監的工匠們正圍著一堆碎鐵發愁——邊軍的馬掌在沙漠里磨損太快,三個月就得換一次。李瑁讓人取來黑風寨新鍛的“防滑馬掌”,掌面有菱形紋路,還嵌著小塊牛角:“試試這個,釘在馬蹄上,防滑耐磨,至少能用半年。”
工匠們半信半疑地試打了一副,綁在戰馬的蹄子上,牽到沙地上遛了幾圈,果然穩當。兵部尚書大喜:“李盟主,能不能讓黑風寨的鐵匠來軍器監傳藝?朝廷付工錢!”李瑁笑道:“工錢就不必了,只請允許我們在軍器監旁開個鐵匠鋪,專為邊軍打造馬掌,順帶賣點民用鐵器。”
“準了!”兵部尚書拍板,“我再奏請陛下,給你們批塊地!”
消息傳開,各門派的積極性越發高漲。峨眉派的繡娘們帶著江南織造局的工匠改良軍旗,用蜀錦織出的“鎮西軍”大旗,風吹日曬三年不褪色;丐幫的“四海鏢局”與驛站合作,鏢單上蓋著雙方的印信,從長安到西域,再無人敢輕易劫鏢;連向來避世的昆侖派,都派了三位精通星象的長老,住進欽天監的觀星臺,合力修訂《西域商路星圖》,圖上不僅標著星宿方位,還注明了哪里有水源,哪里有流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喜歡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又一口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一口田并收藏武定天下一大唐風云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