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里裝著歷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6章 太子力護恩師;高允據實以奏,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兜里裝著歷史,小說中文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崔浩作為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三大謀士之一,也是唯一沒得善終的。
張賓死時,石勒以宰相之禮安葬,想起來都要哭一場,跟孩子一樣,認為和別人共事,是一種折磨。
王猛病逝,苻堅更是痛如刀割,親自入殮,以帝王之禮安葬,想起來就去哭悼,咱也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做人的差別太大了。
崔浩被捕入獄的消息先到了東宮,太子拓跋晃,急召高允入東宮,留宿宮里,死活不讓回家。
太子拓跋晃和高允是個什么關系呢?師生關系,高允才學出眾,博通經史、天文、術數,無所不知,為中書博士,教授太子拓跋晃經書。
在教導過程中,高允以其豐富的學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贏得了拓跋晃的欽佩與尊重。同時他那種臣子的忠誠與堅守職責的品質,拓跋晃也特別喜歡。
有司奉命抓捕高允,得知留宿東宮,只好作罷,把這個消息呈報了拓跋燾。
第二天早晨,拓跋晃接到了父皇的詔令,令他與高允一同進宮朝見。
二人來到宮門前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拓跋晃,突然深情焦慮的對高允說:“老師,我知道你忠誠無私,不愿撒謊,可是今天不同于往日,我和你名為師生,實則情同父子,但請看在我的面子上,進去拜見父皇時,您一定按照我的引導來說話,好不好?”
高允嘆了口氣,心知肚明,卻裝作無事的笑了笑,道:“出了什么事嗎?”
太子拓跋晃面色蒼白的抿了抿嘴:“您按照我說的來就行了,進去了自然知道?!?/br>
太子拜見父皇拓跋燾說:“高允是兒臣的恩師,您當年因為他品質高潔才會讓我從師于他。
他做事小心審慎,您是知道的,而且在這件國史案里,他人微言輕,地位也不高,崔浩一手遮天,剛愎自用,都是由他主管制定的,我老師也只是聽命而為,請父皇明察秋毫,赦免他的死罪?!?/br>
拓跋燾看著兒子,即使面色恐懼,渾身繃緊,還是在堅持護著高允,禁不住一陣心軟,道:“好吧,我問問他,果如你言,我自然不會濫殺無辜,你下去吧,讓你老師進來!”
高允低著頭慢步而入,跪倒在地。
拓跋燾望著他,良久不語,許久問道說:“高允,你跟朕實話實說,《國書》真的是崔浩一人寫的嗎?”
高允也知道該來的早晚會來,自己無論如何不可以牽扯太子,拓跋燾是那么好騙的嗎?不要心存僥幸!
于是坦誠回答說:“《太祖記》由前著作郎鄧淵撰寫,之后停止;我和崔浩共同完成了《先帝記》和《今記》。”
拓跋燾換了個坐姿,富含深意的看著他,這家伙難道不知道太子在保護他嗎?為什么不把所有問題都推到崔浩身上?
高允汗出如雨,要說不害怕那是假的,畢竟誰都是一顆腦袋,掉了,這輩子就完事了。但是人的坦蕩和忠誠最為重要,沒有哪個君主喜歡一個,推卸責任,落井下石的人!
他繼續說道:“崔浩雖然說是主持編寫工作,畢竟事務繁忙,也不過是總攬了一下大概,親自撰寫東西并不多,按照撰寫的篇目來看,臣做的確實比崔浩要多!”
拓跋燾大怒說:“這么說你的罪行比崔浩還大呢!朕如何饒你不死!”
高允不卑不亢道:“編撰國史就該有什么寫什么,如實記錄皇室變遷,巧取豪奪,以及陛下的起居生活,外出游獵,談論國政得失,策略優劣,這是史官的重要任務,不能說這有多大罪過,臣哪里做錯了?
錯就錯在樹立碑林,而這件事不但不是我做的,崔浩也沒做,都是他手下那些諂媚小人干的惡事,請陛下明察!”
“你說什么?你居然你沒錯,難道是朕錯了!”拓跋燾吹胡子瞪眼睛,猛拍御案,器物震響,氣勢凌人,他拂袖甩袍,袍角翻飛!
太子拓跋晃一直在外面聽著,恐懼不堪,此時沖了進來,跪倒在地,道:“父皇息怒,高允不過是一個小臣,他失去理智了,肯定是被您的威嚴嚇壞了,所以胡言亂語!他以前明明和兒臣說過,國史都是崔浩一人寫的!”
拓跋燾緊盯高允,目不轉瞬,壓迫感極強,道:“朕再給你一次機會,太子說的是不是真的?”
高允這次反而鎮靜下來,回答道:“陛下認為有罪臣就領罪,滅族也無埋怨,可是臣不能撒謊欺騙君主。
太子仁厚,念著我教過他幾本書,覺得我是個可憐人,所以才想放我一條生路。可是他沒問過我這件事,沒問過就是沒問過。”
太子臉都綠了,恨不得昏倒在地,老師你是不是傻了?“父皇!”
拓跋燾反而笑了,回過頭去對太子說:“行了,拉倒吧,他這是正直!生死攸關,能做到這樣,真是不容易。
死到臨頭,不撒謊是誠實。作為臣子,不欺君,是忠貞。朕看在他這個品質上,也不追究他就是,把你老師領回去吧!”
太子還愣在那里,幾秒鐘后突然反應過來,慌忙謝恩,拉起高允風一樣走掉了!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喜歡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請大家收藏:(www.qidianxin.com)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全本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小說中文網只為原作者兜里裝著歷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兜里裝著歷史并收藏笑談資治通鑒之南北朝最新章節。